中国大规模取消小麦进口,改变行情
资讯 .2024-04-12作为世界第一大粮食进口国,中国的举动正在改变小麦行情。自3月份以来,中国大量取消美国和澳大利亚产进口的情况浮出水面。此举被认为是为了避免高价购买。有观点指出,为了加强粮食安全保障,中国将在长期限制进口量,成为抑制行情上涨的因素。
美国农业部3月中旬表示,面向中国已签约的美国产小麦出口的合计50.4万吨被取消。这相当于2022年美国对华全年出口量的一半左右,创出1999年开始统计以来最大规模的进口取消。路透社报道称,已签约的澳大利亚产小麦对华出口也有约100万吨供货被取消或延期。
中国并未说明取消大量进口合同的原因。虽然中国经济持续放缓,但与原油和铜等工业用原料相比,作为生活必需品的食品不易受到经济影响。很多观点认为,在大量取消的背后,“是为了避免以过去签约的高价购买,正在低价重新购买”(日本农林中金综合研究所理事研究员阮蔚)。
2023年夏季,作为中国国内屈指可数的小麦产地,河南省遭受了暴雨引发的洪水灾害。即将收获的国产小麦的品质有所下降,产生了进口高品质小麦作为食用的需求。从2023年夏季到秋季,中国被认为签订了大量进口高品质的澳大利亚、加拿大和美国小麦的合同。
但同时,2023年中国小麦和玉米的价格分别下跌了近20%。不少国内小麦种植者及相关经营者都对国产小麦降价的同时,国家依然大量进口小麦表示不解。
中国在洪水灾害后迅速增加的进口合同,在粮食实际开始运抵中国的阶段就被认为明显偏高。突如其来的小麦进口大量取消很可能是受到了这一行情下跌的影响。
日本丸红经济研究所的高级分析师李雪连指出,“中国抑制粮食进口的举动并非暂时性的,今后在中长期内持续的可能性很大”。这是因为中国政府在粮食价格上涨和中美对立加剧的背景下,自2023年起已经转向重视粮食安全保障。
中国政府2023年底通过了经过多年讨论的粮食安全保障法,该法将于今年6月施行。计划扩大粮食的国内生产,抑制进口量,实现采购来源的多样化。特别是作为主食的小麦,与大米一起,均提出“绝对安全保障”,与玉米等主要用于饲料的粮食相比,减少进口的压力也将加大。
粮食进口是保障国内粮食稳定供应的重要渠道,我国多年来致力于构建粮食进口多元化格局,粮食进口规模也不断扩大。今年以来,国际粮价不断走弱,我国强化进口增加储备。据海关总署数据,1月份至11月份,我国累计进口粮食14373.7万吨,同比增长9.1%;其中,进口大豆8962.5万吨,同比增加13.3%,进口小麦1083万吨,同比增加37.7%,随着进口体量的增加,小麦、玉米、大豆等品种对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。今年以前,国内外粮食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,供需发生错配。今年,这些因素影响逐渐变弱,需求回落,供应压力开始集中显现;此外,受美联储货币政策影响,前期驱动粮价暴涨的投机资金回流,粮价逐渐回归基本面。